恋爱后视镜
之前写过,就是失恋那一刻,心脏真的“碎了”。不过,倒也有一种人,分手反射弧特别长。
有一次,朋友kk打来电话,说她刚看到杨梅上市了。突然想到前男友第一次见面手里提着的一篮子杨梅,她记得那些杨梅很新鲜,上面还有一丛绿叶子。想到自己已经分手,她突然崩溃了。
心碎来得很突然。/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这心碎来得也太滞后了吧?此时,距离她分手快一年了。刚分手的时候,她什么事都没有,照常约朋友吃饭喝酒聊天。当一群朋友沮丧地安慰她的时候,她反而嬉皮笑脸地安慰朋友,仿佛失恋的是别人。
不过,最近看到一位博主分享了一模一样的经历。有些人可能在分手几个月后才后知后觉,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一年。他们可能在当下感受不到应该有的情绪,而是会在过后的某一个时刻,突然间感受到雪崩一般的情绪。
这只是因为反射弧太长了吗?
这是反射弧太长了吗?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情感隔离”,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一个人遇到自己难以消化的事情,在痛苦、焦虑等情绪进入意识之前,会先把自己包裹起来,让自己获得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因为防御机制已经隔离了情绪,所以分手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了“实感”,让人显得云淡风轻,甚至有的人会突然间觉得好轻松、好快乐。在受伤的时候,情感隔离会起到缓冲伤害的作用。
可是,被隔离开的情感,并不会就此消失,它终究可能会在任何时候冲出隔离墙,瞬间冲垮主体。而这种反应,可能并不比彼时即刻的伤痛轻松多少。
在心理学的创伤理论中,有一个“滞后压力反应综合征”的说法,它指的便是这种情绪隔离之后爆发的现象。在发生创伤很长时间后,这些不好的情绪可能会化成持续的噩梦,或者模糊的记忆闪回,以至于出现突然的情绪崩溃。
比如美剧《后翼弃兵》中,女主在母亲以及最亲的师傅死去后,都显得十分淡漠,直到有一天看到照片,她的悲痛才突然间被唤醒。
有时候,当情感被包裹住出不来的时候,身体有可能会替我们表达,比如在一个本该悲伤、痛苦的时刻,情绪上没什么反应,反而身体出现心悸、胃痛、呕吐等症状。
看到照片才反应过来。/美剧《后翼弃兵》
去年,爷爷的弟弟出车祸去世了,兄弟俩多年矛盾一直没有来往,渐渐累积为恨意。听说弟弟去世的消息,爷爷无动于衷。那之后,爷爷没有来由地小腹痛,严重拉肚子,吃药一个多礼拜都不见好。后来,依据村里的习俗,奶奶用丧帽的草带子煮水给爷爷服下,症状不到两天就消失了。
看起来是玄之又玄的迷信,实际上也和情绪隔离有关系。无法正常抒发丧亲悲伤的爷爷,只能借助这种仪式来完成与弟弟的告别。
事实上,情感隔离,发生在男性身上的概率多一点。在我们的性别文化中,男性在压抑情绪上更得心应手。这也就是为什么分手后,男性看起来总是比女性显得云淡风轻。但这不意味着男性对于情感创伤更容易翻篇,他们可能更容易在其他不经意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崩溃。
心理学上,在幼年、童年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受到创伤,却未能顺畅地学会处理情绪,则会使得一个人成年后继续保持这种遇到创伤即马上隔离自己的状态,这样的人,习惯性地让自己和情绪脱离,更倾向于用理性逻辑解决问题。
不轻言伤的硬汉曾经是一种男性优越形象。/电影《犬之力》
韩国电影《蜂鸟》中,女主的哥哥便在一个和家人吃早饭的清晨,突然间毫无理由地崩溃痛哭。实际上,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他被寄托了父母过高的期待,东亚文化又尤其鼓励男子气概,不允许男孩子露出任何软弱。平日里看起来冷漠且暴力的他,实际上压抑着太多情感。
长久来看,情绪隔离不仅让我们的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不能够顺利度过创伤,而且还会转化成其他的问题。还是以电影《蜂鸟》里这个男孩为例子,他在外面是个很乖顺、成绩很好、被爸妈给予很高期待的高中男孩,但是在家里却长期家暴妹妹。
这一场戏,导演从背后拍摄了一个男孩子突然间爆发的抽泣。/电影《蜂鸟》
因此,在心理咨询中,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知道怎么引导你去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让它自然地抒发,然后,顺利地度过。
评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