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当地华人都亲切地称它为“维妈”。/k8凯发官方app下载官网@vicmarket
每当我厌倦了生活,菜市场总能拾回我丧失的热情。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孤单的新移民、初来乍到的留学生、筋疲力尽的社畜,总能在这里找到生活的安慰,以至于当地华人都亲切地称它为“维妈”。
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坐落于墨尔本的市中心,是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全球第三大的露天市场,共有600多个摊位,涵盖蔬果、肉类、海鲜、小吃、纪念品等众多品类。自1878年开放以来,这个市场已经陪伴了墨尔本人近一个半世纪的时光。
自1878年开放以来,这个市场已经陪伴了墨尔本人近一个半世纪的时光。/wiki commons
和所有菜市场一样,“维妈”是一个由色彩组成的地方,即使在雨天连绵的冬季,你也能感受到食物的光彩与明媚。
即使在雨天连绵的冬季,你也能感受到食物的光彩与明媚。/wiki commons
蔬果区是高饱和度色调的颜料盘,暗红的车厘子,像女巫危险的吻;红到惊心动魄的血橙,深沉却甜美;牛排番茄,像上了漆的小南瓜;夏天的油桃似绸缎,是女王的裙装。热情果内心奔放,切开以后,酸甜浆液裹着黑色小籽流淌而出;释迦果外表沉静如佛头,但却甜到心里。
牛排番茄,像上了漆的小南瓜。/ins@vicmarket
无花果的配色最高级,懒散地堆落在一起,随手一拍,就是画家笔下的静默画。
也许摊主们未曾留意过美学搭配,但仅仅是随意铺排,就能让这些蔬果美得令人屏息。
由于澳大利亚的农业极为发达,“维妈”的蔬果价格亲民,1澳元(约合人民币5元)就可以买一个饱满、成熟的牛油果;2澳元可以拎走一网袋鲜橙;夏季的大个头水蜜桃3澳元/千克。
“维妈”的蔬果价格亲民。/canberratimes
即使在物价飞涨的疫情封控时期,“维妈”的生鲜价格也保持了相对的平稳,尽量关怀到每一位生活费吃紧的留学生与打工人。
而肉类区则是我的盲区。
意大利人的萨拉米香肠(salami)让人眼花缭乱,热那亚萨拉米、费利诺萨拉米还有托斯卡纳萨拉米……永远让我分不清,尝试过即食、炒菜,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西班牙摊主的生腌肉,令我好奇却不敢靠近,大名鼎鼎的伊比利亚火腿大概是我唯一能够接受的食物,黑乎乎的猪油血肠、紫米色的猪舌肠总也不敢尝试。相比而言,波兰人的肉肠(kielbasa)对中国人的胃则最为友好,有一些甚至会让人想起哈尔滨红肠的味道。
波兰人的肉肠(kielbasa)对中国人的胃则最为友好。/ins@vicmarket
“维妈”是一个有着世界主义气息的菜市场,几乎一半以上的摊主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这里的英语混杂着大量的东欧口音、越南口音、马来西亚口音,以及印度、中东地区的英语,但不妨碍大家在这里放声叫喊、热情交流,没有人会为自己的发音感到害羞。相反,听到这些奇异、迥异的口音,你反而会更加相信,自己吃到了地道正宗的当地美食。
菠菜奶酪佐以欧芹的馅饼,出自土耳其人之手;越南人的drago’s洋葱牛肉条只要3澳元/个;德国人的bratwurst热狗店门口,永远人满为患,但是如果你咬下一口酸黄瓜奶酪加肉汁四溢的德式香肠,便会立刻原谅排队时的艰辛。
如果你咬下一口酸黄瓜奶酪加肉汁四溢的德式香肠,便会立刻原谅排队时的艰辛。/fb@bratwurstshop
除此之外,中东大叔的kebab烤肉、印度人的咖喱饭、西班牙人的油条配巧克力酱,以及冬日夜市特供的墨西哥手撕猪肉tacco,都是让我魂牵梦萦的美食。
在“维妈”,你可以用半天的时间吃遍世界。
这里还聚集着各种各样可爱的手艺人。有一位来自尼泊尔的小哥,常年贩卖美丽、温暖的手工羊毛毡制品,比如羊毛毡做的风铃、彩虹窗帘,可爱的动物帽子,鲜艳柔软;还有绘制澳大利亚土著艺术的乌鲁鲁人、做香薰肥皂的塔斯马尼亚女孩、给名字画画的街头艺人……
来自尼泊尔的摊主。/ins@vicmarket
market lane的咖啡绝对不能错过,主理人早年在英国伦敦工作,返回墨尔本后开了第一家精品咖啡店,它也是墨尔本最早的精品咖啡店之一。它的杯子上印着对这座城市的誓言:
“我们喜欢为热爱咖啡的城市制作咖啡。”
market lane是墨尔本最早的精品咖啡店之一。/ins@vicmarket
当你离开“维妈”的时候,不要忘记逛逛位于门口的圣诞商店,一年365天,永远都在卖圣诞气息浓郁的水晶球、胡桃夹子、圣诞树、快乐的八音盒以及各类圣诞小装饰。
如果你感到孤单,就走进这家店看看,只要有心,每天都是圣诞节。
如果你感到孤单,就走进这家店看看。/小红书@胡仙仙
评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