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声第三年,我们在告别阴霾的时节睁大双眼,重看人间。以“立体行走”为视频征集主题,以 “万乡”“山海”“人间”为图片征集主题,在三个月的征集时间里,1336份投稿及其饱含的热忱和希望,陆续送到我们手中。
我们对此深感荣幸:能借投稿人的镜头走近更多人身边,与某一段生命和故事相连,看见更广阔的爱与世界,读到行走于现实的美好与不安。
10月以来,评委们陆续投入紧张的评审工作,最终五部贴合主题又自成一格的短片获选,成为今年最响亮、最具代表性的“热声”。联合九行travel发起的图片征集终选作品也即将在全平台公布。
我们在这五部获奖作品上看到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现实自有千钧之力,现实埋藏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泥土中,随着亲子关系、老人群体现状与社会变迁等母题,随着好的故事破土而出。
现实在不加修饰的日常言语中。妈妈一遍遍直白地嫌弃没用的孩子,也时时念着他。
现实在铁轨上匆忙来去的人群里。老师傅们拿着推子在铁轨旁站了大半辈子,摸遍小城里老人的头顶。
现实在试图与母亲和解的荒诞桥段里,也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或者一个懊悔无助的父亲的独白里。
现实在每一个在意现实的我们眼中。
(以下排序不分先后)
作品简介:一位酗酒成性、酒后家暴的父亲在过年前与三年没有交流的儿子爆发了一次争吵。面对儿子手上一直拍摄的镜头,父亲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看片团推荐语
陈桢:
短小篇幅,内容仅一个场景镜头,与其他短片比起来并不完整,但影片所捕捉的瞬间真实反映了家庭矛盾,背后是教育观念,并折射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引人思考。
热声:
父亲这段简短的独白里,处处是让人唏嘘的节点。他不理解的事情太多,因此似乎人生的后半程处处都是困境;他难以掌控自以为可以掌控的东西,于是被失落感吞噬。他的两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长着,而他的意志只能在镜头面前动摇、撕裂,自行愈合,又被撕裂,最后化成屏幕内外的一声叹息。
作品简介:杨先立是一位从江西鹰潭前往上海打工的“沪漂”,本片从他的故事中挖掘出在上海繁华的背后普通人的声音,在故乡与上海、希望与绝望、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的打工者的现实。
看片团推荐语
君伟: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在中国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他是从小地方到大城市上海打拼的一代,是当下诸多流动人口的代表,是中国城市化与时代进程中的普通个体。在这个个体身上,流淌着很多朴素的愿景,且我们看到他在为这些朴素的愿景而努力。从开头提车,到工作的变化,到如何做好一个留守父亲,再到展示自己贷款买的房子,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生命力、一种责任感、一种时代性。
李莹:
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作者看似平铺直叙的纪实跟踪镜头充满共情:不是将拍摄对象作为审视的客体,而仿佛不由自主与其共浮沉。在有限的创作条件下,为时代留下鲜活的切片,这样的影像未必有即刻冲击力,但可以克服时空阻隔,达成与观者的认知与情感联结。另外,主角本身丰富性的成功挖掘也与导演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密切相关。
热声:
一个在烧烤店打工仍不忘看书坚定人生信念的父亲,买车买房试图喂自己和家人吃下定心丸的父亲,屈服于世俗且渴望在世俗中获得肯定的父亲,用粗糙而坚定的信念和词语,拼命拖着自己往前走,即便姿势笨拙,但就这么执拗地向前、向前,往离岸的方向、往归巢的方向、往美好生活的方向。那抹照耀着片子中的父亲的希望之光,也朴素地映照了每一个命运相似的人。
作品简介: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不少才刚回乡的人又将提着行李、拎着家人的思念,转身离开家乡,回到异乡工作、生活。独立纪录片导演顾桃回到敖鲁古雅森林里,与鄂温克族使鹿部落的一对母子柳霞、雨果一起度过新年。本部短片《柳霞的太阳》记录了柳霞、雨果两代驯鹿人的生活风格。雨果的名字是喜温,鄂温克语“太阳”的意思,每当柳霞想念儿子雨果时,她就会看着天上的太阳,而雨果也在迎着太阳去寻找他的驯鹿。
看片团推荐语
张新伟:
摄像机像一枚石头,投入生命的河流里,泛起了20多年的涟漪。从《犴达罕》《雨果的假期》再到《柳霞的太阳》,导演顾桃记录着这一代和下一代的使鹿鄂温克生活的变迁,过往也在镜头下,被用闪回的方式展现。虽然拍摄设备换成了手机,影像依然在“流动”。柳霞总是抬头看太阳,而雨果是她的son,也是她的太阳,是她唯一能依靠的亲人。大兴安岭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生活在继续,不猎奇地记录下那些生活在别处的故事。
君伟:
继“鄂温克三部曲”后,顾桃最新纪录短片《柳霞的太阳》重回柳霞一家。十年过去了,柳霞、雨果、维加这些森林之子的生活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柳霞的太阳》给了我们管中窥豹的机会。在这部纪录短片中,我们看到长大后的雨果重回森林,他已具备在森林生存的能力,柳霞赞美着太阳,维加去了哈尔滨……在大雪覆盖的大兴安岭,雨果最后与导演一同去寻找驯鹿。雨果那一段rap,就是新一代鄂温克人对森林与传统的回归与赞美,它带着时尚与酷,但讴歌的是不变的传统与归宿。
热声:
柳霞老人爱晒阳光,因为阳光是养分,给人能力热力,“足足的、红红的”。她爱看天,因为天是鄂温克人的钟表,天上有唱着歌的老同学,有星星。星星是自己三年回一趟家的孩子雨果,一闪一闪,总是出现一会儿,就又不见了。好在雨果终究回到了这片他喜欢的、命定的森林。柳霞总嫌弃雨果,但也爱着念着雨果。雨果虽然还不敢自己一个人翻山,但依然快乐:唱着自己写的rap,沿着熟悉的小道去猎鹿,这不比在陌生的大城市作客舒服?无论哪一代人,无论走出去的还是长留于此的,都像这片鄂温克森林里的树,扎下根,就扯不散了。
作品简介:推子,也叫机械式理发器,一般用于理发。但对于街头的理发师傅来说,推子不光推掉头发,也推动着自己的生活。
看片团推荐语
张新伟:
铁道口的寓意也让人想到时间。虽然记录方式比较传统,好在纪录片拍摄者依然保持着对拍摄对象的尊重和观察,这样的记录总是有价值的。
花总:
大城小事,寻常生活。抓住了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有温度的故事。
君伟:
《推子》展现的是北京露天理发的大爷大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骑车来到铁路沿线,穿起白褂,支上凳子,拿起推子,开始一天的营生。这是一种奇特的都市景观,它在诉说普通百姓的生存,但内里反映出时代的巨变与城市化的微观。它也建立起一种社会看不见角落的群体样貌,展现了一种乐天知命、泰然自若的生命力量。对普通人的关注,流露出创作者的视角;而对于他们的挖掘,流露出任何个体都自有其价值,都会折射时代与人性的微光。
热声:
一群理发师傅,数十年来在铁道边生长、老去,在人们的头顶上劳作,和同行抢活,在路边小便,照顾卧床的老伴,嫌弃不成器的儿子,日子就像铁道上被推平的大坑,于是人们在其间来回穿梭。卧床老师傅唱的戏、末尾林生祥唱的《动身》是点睛之笔。生活就是这样,从泥土中钻出来,复归泥土中去。
作品简介:漫漫是一个沉迷于推理探案小说的中学生,内心一直崇拜温文尔雅的父亲,与粗俗市井的母亲黄德英关系疏离。父亲的意外死亡让一直与父亲感情深厚的漫漫无法接受。但母亲黄德英的生活却一如往常,且很快与一名屠夫结婚。与此同时,小镇上关于杀人事件谣言四起,漫漫觉得事情反常,决定调查此事。
看片团推荐语
李莹:
叙事流畅,情节闭环完整,视听语言精当,拍摄手法风格化高度统一。虽然探讨的是家庭关系的老话题,但不乏新意与反思精神。与其他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打破陈规的学生作品相比,本片基本功扎实、态度真诚。影视作为一种专业技艺,迫切需要这种更为负责任的创作者态度。
蒋能杰:
很有类型片潜质,讲述一个很温情的故事,作为学生作品,各方面都很成熟。
热声:
用成熟的镜头叙事技巧和不错的脚本讲述了一个与母亲和解的故事,把严肃的亲子议题塞进了荒诞而轻松的节奏里,使之看来不那么沉重,更像凭着小孩子的想象力和恶作剧生长出来的,一场确凿的误会——这可能是作品的局限,也恰好是它的魅力所在。
每一双眼睛都是记录人间百味的摄影机,孜孜不倦地关注身旁的故事和情绪:故乡与异乡、亲子与老年人、出走与归来,它们是本届热声获奖影片的背景,也是我们穷尽一生找寻答案的母题。读者可以在参赛平台holistar看终选作品的详细信息内容。
祝各位观影愉快,精神富足。
关于热声
2021年,新周刊发起“热声”非虚构短片征展计划,旨在关注优秀非虚构影像作品,扶持视频领域青年创作者。
“热声”在寻找具有热烈生长力的创作者和影像故事,鼓励年轻一代自在表达,搭建一个支持影像创作、交流与分享的平台,推动不同背景的青年群体互相理解,加深对话。
2023年,“热声”取“立体行走”为主题开启新一季征集,联合九行travel,引入北京分享智丞旗下web3.0创作平台“holistar”,为大赛提供区块链、隐私计算、数字水印等创新k8凯发官方app下载的技术支持,在作品发布、k8凯发官方app下载的版权、存证、交易等全流程为参赛者保驾护航,特别增设图片渠道,以“视频 图片”的双渠道征集,打开新一年的影像地图,以更丰富的形式与大家见面。
作者:詹腾宇
校对:黄思韵
排版:杨芳
评论5